11月22日晚,由机械工程系、集成电路学院、地学系三院系研团总支联合组织的“建党百年,使命担当”主题论坛以线上会议形式成功举办。机械工程系主任汪家道老师、集成电路学院院长吴华强老师、地学系助理教授同丹老师分别以“建党百年,逐梦冬奥”、“‘芯’之所系,为国筑基”、“绿色治理,中国担当”为主题,为三院系共计百余名同学做了精彩分享,并与同学们展开了热烈交流。

“建党百年,使命担当”三院系联合线上论坛
建党百年 逐梦冬奥
机械工程系主任汪家道老师和其团队深入运动员减阻研究,用科技助力中国冰雪,为中国冰雪运动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汪老师个人获聘“中国冰雪科学家”并荣获“2020-2021赛季科医服务先进个人”称号,其所在团队——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也被授予“中国冰雪科技联合攻关单位”称号。

汪老师介绍空气动力学减阻效果
汪老师首先为大家介绍了冬季奥运会的背景以及科技与奥运协同发展的成功经验,接着从科技手段助力运动员改进技术动作、提升训练效果和科技助力运动装备研制以提高运动员成绩两个方面介绍了他和所在团队所做的科研攻关工作和训练平台开发。通过汪老师的细致的讲解和生动的视频展示,同学们深刻体会了摩擦减阻技术、气动减阻技术、运动风洞平台等关键技术和重大平台对于提高冬奥会冰雪运动项目成绩的巨大作用,更透过体育竞争看到了其背后的科技实力、综合国力的较量。
“芯”之所系 为国筑基
集成电路学院院长吴华强老师是清华大学微纳加工中心主任、北京市未来芯片技术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长期深耕于新型存储器及基于忆阻器的存算一体研究领域,研究内容涵盖了从器件、工艺集成、架构、算法、芯片以及系统等多个层次。

吴华强老师介绍集成电路的技术特征
吴华强老师首先为同学们介绍了集成电路的基本概念,接着从其广泛的应用领域、特殊的技术难点、复杂的三维结构、产业的摩尔定律等方面详细阐述了集成电路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然后从对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分析出发,深入剖析了芯片制造强国对我国的精准“卡脖子”措施,以及我国在受制于人的情况下大力发展芯片制造产业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最后,吴华强老师介绍了集成电路学院的历史沿革,以集成电路学院师生一次次突破国外技术封锁的光荣历史勉励同学们积极投身集成电路行业,为国筑基!
绿色治理 中国担当
地学系助理教授同丹老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全球人为源大气成分排放核算、全球能源基础设施锁定气候环境影响评估、能源环境经济综合评价模型模拟分析及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治理,长期致力于用数字赋能推动全球碳中和研究。

同丹老师介绍中国“双碳”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
同丹老师首先介绍了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面临的巨大碳减排压力、仍需持续改善的空气质量、碳减排和空气污染治理显著的协同效益等相关背景,接着她为同学们介绍了清华大学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科学评估与决策支持平台(CNCAP)的相关情况并基于此阐述了不同情境下中国未来的能源结构变化和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变化、不同排放路径下中国未来PM2.5的浓度变化及污染暴露水平,展望了中国碳达峰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及全球“零碳未来“愿景。在分享的最后,同丹老师谈到如何彰显中国气候领导力和全球气候共治问题,她希望能以自主构建的数据库为基础,通过交叉学科方法创新形成新的科学认识,为能源环境气候协同治理重大需求提供科技支撑,传递中国声音!
结语
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胜利闭幕,《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也随即发布。回顾百年奋斗史,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一项又一项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着眼当下,仍然有着许多时代课题亟待解答。此次主题论坛,来自三个院系的嘉宾老师围绕科技冬奥、芯片制造、双碳路径三个国家当前重大需求和社会热点,详细介绍相关背景、深度展示科研成果,向同学们生动诠释了清华人用科研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使命担当,更用实际行动向同学们发出了心怀“国之大者”,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以清华人的勇毅和担当,走好新时代 “赶考路”的强有力号召!

与会人员合影
图文 | 机械系研团
编辑 | 机械系研团
审核 | 机械系研团、集电学院研团、地学系研团
策划 | 机械系研团、集电学院研团、地学系研团